膝关穴

穴位名

膝关 Xīguān,出《针灸甲乙经》。名解:膝,指穴在膝部也。关,关卡也。该穴名意指肝经的上行之气中滞重水湿在此沉降。本穴物质为中都穴传来的阴湿水气,至本穴后,滞重的水湿无力上行而沉降于下,只有少部分水气吸热后继续上行,本穴如同关卡一般阻挡滞重水湿的上行,故名。阴关名意与膝关同。

经属

属足厥阴肝经。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上髁的后下,阴陵泉后1寸,腓肠肌内侧头的上部。

取法:先找到阴陵泉(拇指沿小腿内侧骨内缘向上推,抵膝关节下,胫骨向内上弯曲凹陷处即是阴陵泉穴),向后量1横指,可触及一凹陷处即是。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缝匠肌(腱)、半膜肌和半腱肌(腱)。皮肤由隐神经分布。缝匠肌起于髂前上棘,半腱肌、半膜肌起于坐骨结节,三肌分别止于胫骨粗隆的内侧。缝匠肌受股神经支配,后二肌受坐骨神经支配。针由皮肤、皮下筋膜,在大隐静脉的后,穿小腿深筋,直抵上述各肌的止点腱及胫骨骨膜。发自腘动脉怕膝下内动脉由腘窝向下,参加膝关节网。

作用与主治

作用:散风祛湿,疏通关节。

主治:下肢部等疾患:如白虎历节,寒湿走注,下肢疼痛,腰腿不便,浑身风疹,透脑疽,膝髌肿痛[],下肢痿痹,膝股肿痛,膝痛,脚气,鹤膝风,咽喉痛,现代又用膝关穴治疗风湿性膝关节炎,痛风,髌骨软化症,髌上滑囊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配伍

1、配灸委中穴、足三里穴、阴市穴治疗两膝红肿疼痛。

2、配梁丘穴、血海穴、膝眼穴治膝膑肿痛。

3、配阳陵泉穴、膝眼穴、委中穴、鹤顶穴治膝关节炎。

刺灸法

刺法:直刺0~15寸,局部有酸胀感。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按摩:用拇食二指的指腹拿捏膝关穴3~5分钟,可以有效缓解膝部和下肢疼痛。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膝内廉痛引髌,不可屈伸,连腹,引咽喉痛,膝关主之。

《备急千金要》:膝关在犊鼻下三寸陷者中。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风痹,膝内痛引髌,不可屈伸,喉咽中痛。

《类经图翼》:主治风痹,膝内肿痛引髌,不可屈伸,及寒湿走注,白虎历节风痛,不能举动,咽喉中痛。

《玉龙歌》:膝头红肿不能行,必针膝眼膝关穴。

文章下方广告位

猜你喜欢

  • 大敦穴

    大敦穴

    穴位名大敦Dàdūn,出《灵枢·本输》。别名:水泉穴,大训穴,大顺穴。名解:“大敦”,即大树敦也,在此意指穴内气血的生发特性。本穴物质为体内肝经外输的温热水液,而本穴又为肝经之穴,时值为春,水液由本穴...

  • 行间穴

    行间穴

    穴位名行间Xíngjiān,出《灵枢·本输》。名解:“行”,行走、流动、离开也。“间”,二者当中也。该穴名意指肝经的水湿风气由此顺传而上。本穴物质为大敦穴传来的湿重水气,至本穴后吸热并循肝经向上传输,...

  • 太冲穴

    太冲穴

    穴位名太冲Tàichōng,出《灵枢·本输》。别名:大冲穴。名解:“太”,大也。“冲”,冲射之状也。该穴名意指肝经的水湿风气在此向上冲行。本穴物质为行间穴传来的水湿风气,至本穴后因受热而胀散化为急风冲...

  • 中封穴

    中封穴

    穴位名中封Zhōngfēng,出《灵枢本输》。别名悬泉。名解:中,正中也。封,封堵也。该穴名意指肝经风气在此势弱缓行并化为凉性水气。本穴物质为太冲穴传来的急劲风气,由于本穴位处足背之转折处,急劲风气行...

  • 蠡沟穴

    蠡沟穴

    穴位名蠡沟Lìgōu,出《灵枢·经脉》。别名交仪。名解:“蠡”,瓠瓢也,此指穴内物质如瓠瓢浮于水中飘浮不定之状。“沟”,沟渠也,此指穴内物质运行循一定的道路。三阴交穴传来的温湿水气由本穴别走足少阳胆经...

  • 中都穴

    中都穴

    穴位名中都Zhōngdū,出《针灸甲乙经》。别名中郄、太阴。名解:“中”,与外相对,指穴之内部。“都”,都市之意。该穴名意指肝经的水气在此云集天之下部。本穴物质为蠡沟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水湿之气...

  • 膝关穴

    膝关穴

    穴位名膝关Xīguān,出《针灸甲乙经》。名解:膝,指穴在膝部也。关,关卡也。该穴名意指肝经的上行之气中滞重水湿在此沉降。本穴物质为中都穴传来的阴湿水气,至本穴后,滞重的水湿无力上行而沉降于下,只有少...

  • 曲泉穴

    曲泉穴

    穴位名曲泉Qūquán,出《灵枢·本输》。名解:曲,有屈曲不直之义,地形弯折处亦名曲。泉,有水泉之义。本穴为肝经之合穴,位于膝内辅骨下,大筋之上,小筋之下,屈曲其膝可得其穴,穴居膝关节屈曲之凹陷处,言...

  • 阴包穴

    阴包穴

    穴位名阴包Yīnbāo,出《针灸甲乙经》。名解:阴,阴、阳之阴,此处指足三阴经及下腹部。包,包罗,联系,又通胞。此穴在大腿内侧,腘横纹内侧端曲泉穴直上4寸,当股内侧肌与缝匠肌之间凹陷中,犹如阴部之虚大...

    足厥阴肝经健康699192023-01-13
  • 足五里穴

    足五里穴

    穴位名足五里Zúwǔli,出《针灸甲乙经》原名五里。《圣济总录》名足五里。名解:足,指穴在足部。五里,指本穴气血的作用范围如五里广。本穴物质为阴廉穴传来的冷降水湿及水湿风气中的脾土尘埃,至本穴后由天部...

    足厥阴肝经健康712772023-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