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世脉法存在的问题

    1、缺乏重大的、突破性质的进展自《脉经》起形成,后世的独诊寸口法的诊脉方法,而形成后世脉法。《脉经》以后,都足宗法《脉经》的,后人所做的只不过是一些对《脉经》的修修补补,在批判伪撰《脉诀》中,保卫《脉...

    诊断基础398572022-12-06
  • 后世脉学的成就

    1、引古说为夸用脉学著作沿着《脉经》的路线,凡古代脉学中能为后世所用的都继承到后世脉学中来了,有时限于独取寸口法的形成,亦予以变通发展的继承。如《内经》的四时脉本为弦、钩、毛、石,钩脉,后世不用这个名...

    诊断基础463952022-12-06
  • 生活与脉象

    生活与脉象,重点指精神与脉象,饮食与脉象,劳逸与脉象的变化等。1、情志与脉象的精神话动与血液循环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凡人过于惊恐悲忧喜怒,脉息也必然发生变化。如《内经・素问-经脉别论篇》日:“人之居...

  • 后世脉法时代的学术的背景及其影响

    从西晋时王叔和著《脉经》开始,脉法就进入了后世脉法时期,一直到今日仍然是在这个时期之中。它历经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到现代。这段时间亦正是祖国医学发展壮大,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巨大贡...

    诊断基础脉诊365912022-12-06
  • 从《脉经》起脉诊在病机方面的缺憾

    后世脉法是起源于《脉经》的,由于《脉经》是以脉为主列出病证使脉法自成一个系列,在脉学上固然做出成绩,但它的这种形式决定了脉法自成一个系列,脉证关系变成简单的对应,它不是脉证合参综合分析病的机理而是在脉...

    诊断基础脉诊485312022-12-06
  • 脉症的取合

    一个正确诊断的确立,须要建立在对客观病情全面占有的基础上,而望闻问切就是获得这种材料的必要手段。医者经过全而收集病情并对其做深入缜密的分析,最后得出合乎实际的判断,从而完成了辨证的全过程。通常对四诊获...

    诊断基础健康319962022-12-06
  • 脉象变动之病理方面认识(一)

    在病理方面古脉学亦多是以辨析的方法论述有关主病的,大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错举”脉证种种变动以说明主病与病机这种情况是很多的。例如《素问・脉要精微论》:“徵其脉小色不夺者新病也,徵其脉不夺,其色夺...

    诊断基础脉诊204832022-12-06
  • 如何认识和发展以脉辨病机

    以脉辨病机主要是对于脉诊在辨证中知常达变的问题,常易知而变是难以了解和掌握的。古人以常为“经”,经即是常,古人亦名为“典要”,就是现在的常规,一般情况的意思;变是“权”。戴震曾说:“权,所以别轻重也,...

    诊断基础267632022-12-06
  • 指纹的中医现代研究

    对于察指纹诊断疾病,古代医家看法不一。也有些医家对此持否定态度。如《幼科铁镜》的作者聂禹铸即说:“摹看手指筋纹乃医家异教。”“盖指面筋纹生来已定。”“二指一面反大小肠二经所属,非五脏之经并见之地。”还...

  • 时异与生活条件对脉搏的影响

    时异与脉象。时异指在一日之中人体早晚之闻顺应之而所发生的一些正常生理变化。中医把人傩与外在气候的变化视为一个统一整体,这是中医特色之一。人体生活在自然环境之中,从大的方而讲,要适应一年四季春湿夏热秋凛...

  • 明清以来对脉辨病机研究的进展(一)

    尽管自《脉经》以来在各种脉学著作中一直在引用古脉学的有关病机的内容,甚至亦提出一些新的内容,但他们对以脉来伺病机的这个问题,却并不自觉,主要的是一直在致力于完成完备以脉象为主列出病证这个单另的系列,并...

    诊断基础322222022-12-06
  • 脉的历史

    脉诊学中的脉象的图解,根据脉学发展应该在较早的时期就出现了,不过据目前的史料和资料,只能上溯到晋代,亦就是《脉经》。我国文字出于图画,到文字正式独立以后(最晚是殷商时代)图域仍在学术文化上起着实际的作...

    诊断基础338652022-12-06
  • 脉象变动之病理方面认识(三)

    分析脉象变化的程度亦是表得病机的重要方法,自然它亦会联系到生理、病理乃至预后等问题。例如《内经》中论述季节、五脏,六经的生理、病理,死证脉对就是用某些脉象结合胃气的有无多少,亦就是具体脉象的突出程度,...

    诊断基础489652022-12-06
  • 解性质的脉

    脉图性质的书或脉书所附的图,大多数是图解或图表。出现最早又佚失了的“手检图”,按李时珍据《脉经》第十卷的残文所恢复的就是属于图解性质。标题是“气口九道脉”。文为:“手检图日:脉为五脏华盖,日以应天,解...

    诊断基础236392022-12-06
  • 古代脉学中有关脉象变动对病机的认识

    在古脉学时期脉法在医学中并不自为一个系列出现,它在构造部位上离不开经络,在诊断方法上强调四诊,色脉、色脉尺诊等,其本身亦是在使用遍诊诸法及人迎、脉口等等,没有以寸口一脉做为一个系列以诊诸病之说,由于它...

    诊断基础中医464122022-12-06
  • 四诊的综合研究的专著

    在脉学和舌诊取得进展的同时,对于四诊的综合研究,亦有不少专著。明・张三锡《医学六要》之一的《四诊法》,内容虽偏重于切脉,但也详实地记述了五官、色脉、声诊、问病、辨舌等诊察方法。《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

    诊断基础健康428062022-12-06
  •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对中医学发展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医家和医著,应有所了解。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与疾病进行斗争,逐渐积累丰富的医疗知识,总结诊察疾病的方法,掌握疾病变化的规律。中医诊断学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形...

    诊断基础中医292432022-12-06
  •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原则有三:整体审察、诊法合参、病证结合。一、整体审察整体审察是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之一。诊断疾病时的整体观念,是指要考虑整个人体(内)与自然环境(外),或称“审察内外”。因此,整体观念包括两个内容。1.人...

  • 脉象的变动与病(证)的机理

    祖国医学的学术思想体系将人体内外在环境看成是一个整体,将疾病看成是一个过程,将邪正两方看成互为消长的两种物质力量。故尔它有整体性、有辩证性,既具有原则性又具有灵话性,强调一般亦强调特殊。医疗的目的就是...

    诊断基础脉诊363322022-12-06
  • 脉象变动之病理方面认识(四)

    从预后(生死)脉中亦反映出对病机的关系,例如《内经》于脉是最重胃气,认为无胃气的脉是死脉,凡季节脉与五脏脉、六经脉等无胃气即是死脉,换句话说就是失去柔和和过分刻露的有关脉象,例如春弦、夏钩、秋毛、冬石...

    诊断基础313152022-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