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食治》
为马科动物驴的乳汁。
含水分90.12%、酪蛋白0.70%、清蛋白1.06%、脂肪1.37%、乳糖6.19%、灰分0.47%。
甘,寒。
治消渴,黄疸,小儿惊痫,风热赤眼。
①《千金·食治》:"主大热,黄疸,止渴。"
②《唐本草》:"主小儿热惊、急黄等,多服使利热毒。"
③《本草拾遗》:"主蜘蛛咬,以物盛浸之。"
④《蜀本草》:"疗消渴。"
⑤《日华于本草》:"治小儿痫,客忤,天吊,风疾。"
⑥《纲目》:"频热饮之,治气郁,解小儿热毒,不生痘疹;浸黄连取汁,点风热赤眼。"
内服:热饮。
①治心热风痢:黑驴乳食上暖服三大合,日再服。(《广利方》)
②治卒心痛绞结连腰脐者:驴乳三升,热服之。(《食疗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齿拼音注音LónɡChǐ来源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牙齿化石。性状呈完整的齿状或破碎成不规则的块状。主要为犬齿及臼齿。犬齿呈圆锥形,先端弯而尖,直径约3厘米,近尖...
别名毛石辣草、大叶火焰草、光板猫叶草来源景天科龙鳞草SedumdrymarioidesHanc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性味微甘、苦,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拼音注音LónɡGǔFēnɡ别名飞天蠄蟧、大贯众来源药材基源:为桫椤科植物桫椤的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sophilaspinulosa(Wall.exHook.)Tryon[Cyatheaspi...
《中药大辞典》:龙骨莲拼音注音LónɡGǔLián别名水龙骨、子母莲、野藕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睡莲科植物龙骨莲的根茎。全年可采。生境分布生于池沼、水塘。原形态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茎横卧,白色,有螺...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骨拼音注音LónɡGǔ别名五花龙骨来源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骨骼化石。性状药材可分为五花龙骨与龙骨两种:(1)五花龙骨:呈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表面牙白色,夹有...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须藤拼音注音LónɡXūTénɡ别名羊蹄藤、乌郎藤、过岗圆龙、九龙藤、五花血藤、梅花入骨丹、燕子尾、黑皮藤来源为豆科羊蹄甲属植物龙须藤Bauhiniachampioni(Bent...
拼音注音LónɡXūCài别名海菜(《漳浦县志》),线菜(《闽志》)。出处《纲目》来源为江蓠科植物江蓠的藻体。生境分布在肥沃、平静的内湾中生长最好。分布我国沿海各地。原形态江蓠(《纲目》)藻体直立,丛...
别名龙须草、类头状花序藨草来源莎草科龙须莞ScirpussubcapitatusThw.,以全草、根入药。生境分布华东、华中、华南、西南。性味淡,寒。功能主治利尿通淋,清热安神。主治尿路感染,糖尿病,...
《中药大辞典》:龙须草拼音注音LónɡXūCǎo别名野席草(《纲目拾遗》),野灯芯草、马棕根,野马棕、野灯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鬼尖头草(《上海常用中草药》),灯心草(《安徽药材》),水通草、秧...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须眼子菜拼音注音LónɡXūYǎnZǐCài别名线形眼子菜来源眼子菜科龙须眼子菜Potamogetonpectinatus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全国各地。性味微苦,凉。功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