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泉穴

中医世家医药医学百科知识网人体穴位介绍之 廉泉穴

廉泉穴

穴位名

廉泉 Liáquá,出《灵枢·根结》。别名本池(《针灸甲乙经》),舌本(《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廉泉指舌下两条经脉,此穴在喉结上缘,靠近廉泉脉,故名廉泉。

穴位经属

属任脉,是阴维脉、任脉的交会穴。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结喉上,舌骨上缘凹陷处。

取法:仰坐,从下巴沿颈前正中线向下推,喉结上可触及舌骨体,上缘中点处即是。

穴位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含颈阔肌)、左右二腹肌前腹之间、下颌骨肌、 舌骨肌、舌肌。浅层布有面神经颈支和颈横神经上支的分支。深层有舌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舌下神经的分支和下颌舌骨肌神经等。

作用与主治

作用:利喉舒舌、消肿止痛

主治:口舌、咽喉疾患等:如舌下肿痛,舌根缩急,舌强不语,舌肌麻痹,口腔炎,暴瘖,喉痹,咽炎,咽食困难,咳逆喘息,胸满胸痛,消渴,舌纵流涎,吞咽困难,口燥舌干,口舌生疮,咽喉肿痛,梅核气,中风失语,咳嗽,气喘,食不化,瘿气,舌下肿,哑[],舌炎,现代又用廉泉穴治疗支气管炎,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慢性咽炎,声带麻痹,舌根部肌肉萎缩等。

刺灸法

刺法:向舌根斜刺05~0寸,或将针退至皮下,再向左向右两侧针刺,局部酸胀,舌根及咽喉部发紧。不能久留针,防因吞咽动作而折针。

灸法:用拇指指腹点揉廉泉穴,用力要轻且均匀,反复进行3~5分钟,可调治舌痛、中风失语、慢性咽炎等病症。

穴位配伍

配中冲穴治舌下肿痛。

配翳风穴、合谷穴、少商穴治咽喉肿痛。

配风池穴、风府穴、四神聪穴治中风舌强不语。

配然谷穴治舌下肿难言,舌纵涎出。

配天井穴、太渊穴治感冒,咳嗽,喉痹。

配然谷穴、阴谷穴治舌下肿。

配通里穴、水沟穴治舌强不语。

配金津穴、玉液穴、风府穴治舌强难言。

配少商穴、合谷穴治咽喉肿痛。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阴维、任脉之会。

《针灸甲乙经》:舌下肿,难以言,舌纵涎出,廉泉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舌下肿难言,舌纵涎出,咳嗽上气,喘息,呕沫,口噤,舌根急缩,下食难。

《针灸大成》:主咳嗽上气,喘息,呕沫,舌下肿难言,舌根缩急不食,舌纵涎出,口疮。

《类经图翼》:然则廉泉非一穴,当是舌根下之左右泉脉,而且为足少阴之会也。

文章下方广告位

猜你喜欢

  • 瞳子髎穴

    瞳子髎穴

    穴位名瞳子髎Tóngzǐliáo,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后曲、鱼尾、太阳、前关。名解:瞳,意指瞳子,《玉篇》:“目珠子也。”子,犹人也。《荀子·王霸》:“谁子之与也?”瞳子,意指瞳人,或称瞳孔。目之精...

  • 听会穴

    穴位名听会Tīghuì,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听呵、听河、后关。名解:听,聆也,耳受声为听。会,有会合、聚会之义。耳主听觉,穴当耳前,为耳部脉气之聚会,以其主治耳聋气闭,针此可使声音得以会聚,为司听之...

  • 上关穴

    穴位名上关Shàgguā,出《灵枢·本输》。别名客主人、客主、容主。名解:上,与下对言。关,意指关键之处。此穴在颧弓之上缘,足阳明胃经下关穴之上,故名上关。经属属足少阳胆经。定位与取法定位:在耳前,下...

    人体穴位养生637642023-01-13
  • 颔厌穴

    穴位名颔厌Hàyà,出《针灸甲乙经》。名解:颔,下巴也,为任脉及足阳明经所过之处,此指足阳明的气血。厌,厌倦也。该穴名意指胆经气血在此以风行之状输向头之各部。本穴物质为上关穴传来的弱小水气,行至本穴后...

  • 悬颅穴

    穴位名悬颅Xuálu,出《灵枢·寒热病》。别名:髓孔穴,髓中穴,米啮穴。名解:悬,吊挂也。颅,古指头盖骨,此指穴内气血为寒湿水气。颔颅名意指胆经的天部之气在此散热后吸附水湿。本穴物质为颔厌穴传来的温热...

  • 悬厘穴

    穴位名悬厘XuáLí,出《针灸甲乙经》。名解:悬,有系挂之义。厘,与氂通,是长毛与强屈之毛,象穴在强屈之鬓慢长毛处。穴在耳郭外斜上角,悬于头部,与悬颅分曲角上下之别,差之毫厘,相隔如山;鬓毛常强之使屈...

  • 曲鬓穴

    穴位名曲鬓Qūbì,出《针灸甲乙经》,别名曲发。名解:曲即弯曲,鬓即鬓发,此穴在耳上鬓发边际的弯曲处,故名曲鬓。经属属足少阳胆经。是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定位与取法定位:在头部,当耳前鬓角...

  • 率谷穴

    穴位名率谷Shuàigǔ,出《针灸甲乙经》。《银海精微》作率骨。《外台秘要》作蟀谷。别名耳尖。名解:率,有循、行之义。谷,泉出通川曰谷。穴在头侧骨与颞颥骨之合缝处,本经循此缝运行,其缝犬牙交错、曲如蛇...

  • 天冲穴

    穴位名天冲Tiāhōg,出《针灸甲乙经》。《千金要》作天衢。名解:天即天空,指头部,冲即冲要,此穴在头部两侧,为本经循行的冲要处,故名天冲。经属属足少阳胆经。天冲是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定...

  • 浮白穴

    穴位名浮白Fúbái,出《素问·气穴论》。名解:浮,漂也,游也,满而溢也。《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起居如惊,神气乃浮。”及《至真要大论》:“少阳之至大而浮。”又顺流曰浮,《尚书·禹贡》:“浮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