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脉学的发掘研究之二

宋代开始普及的雕板印剧术对学术发展影响很大。余元又是医学的学术昌盛时期。但这段历史时期对于脉学却有个首要解决的学术问题就是所谓王叔和《脉诀》的辨伪批判工作。参加这项工作的不但有医家,连朱熹、蔡西山、吴草庐等学者亦加入进来了。

伪撰《脉诀》大约出现于五代至北宋这段时伺,由于内容浅近俚俗,歌诀的形式又易于记诵,又冒王叔和之名,所以一般医家都习诵此书并用于临床。到南宋时致疑的人就不少了,连朱熹对此亦有所论议,他在跋郭长阳医书时说:“俗间所传《脉诀》、五七言韵语者,词最鄙浅,非叔和本书明甚。”赵希弁《读书志》亦说:“右题曰王叔和,皆歌诀鄙浅之言,后人依托者,然最行于世。”宋元明间对此指其伪撰批其讹误的无虑数十家,影响最大的要算元・戴启宗的《脉诀刊误》和明・李时珍的《濒湖脉学》。、这段时期论议.论著、其目的都在于证明《脉诀》是伪撰的,不是王叔和所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首先肯定王叔和甚至以王叔和为最高典范,然后再以王叔和的真著作《脉经》与伪撰的《脉诀》相对照来证明《脉诀》的伪和误等问题。为了说明王叔和的正确还会将内、难、仲景的古典经籍引来加以证实。例如《脉诀刊误》就是对《脉诀》的原文逐条证之,以王叔和与其他经典及古典名著而予以驳难的。性质是以《脉诀》为错误的一方,以王叔和包括圣贤经典为正确的一方来争辩的。李时珍的《濒湖脉学》亦是对每个脉以《脉经》为主再引据《内经》、《难经》等书以说明它。然后对《脉诀》涉及这个脉的错误说法加以批驳的。

自《脉学》问世后,这个公案才得到基本解决。不但从学术上得到进一步澄清,同时亦解决了一般习医的学习课本需要,于是比较彻底的解决了《脉诀》的“谬种流传”的问题。当然完全杜绝亦是不可能的,同时亦没有道理,因为《脉诀》还是有一些可取之处的。基于以上原因这段时期学术界的主要任务是批判《脉诀》,恢复王叔和及《脉经》的合法地位(因为当时一般人不但以为《脉诀》就是壬叔和的著作,并且不知遭王叔和的著作是《脉经》)。

为此就要肯定王叔和的不足和《脉经》存在的问题,以及在《脉经》以后受其影响脉学发展不大等等都是未遑顾及的了。

文章下方广告位

猜你喜欢

  • 脉学的现代发展

    脉诊,作为中医诊断学中四诊之一,是一种独特的诊断方法,这种方法源远流长,从其起源到形成脉诊学体系,是经过了历代医家长期的整理、研究、总结而发展的,亦是由实践到理论的升华过程。脉诊学因其具有明显的中医特...

  • 对脉的研究现状

    自从宋・施发所著《察病指南》首先用示意图的方法力图确切表达脉形以来,历代医家采用图形方式表达脉形者不乏其人,其目的是试图用示意图取代或说明语言文学的不足,实际上是无法取代的,因为示意图的性质是语言文字...

    诊断基础健康369122022-12-06
  • 小儿指纹诊断基础

    小儿食指掌侧前缘的脉络,是手太阴肺经的一个分支,所以诊察指纹的变化有着与诊寸口脉相似的临床意义。故清-陈复正《幼幼集成》说:“盖此指纹,即太渊脉(寸口脉)之旁支也,则纹之变易,亦即太渊之变易。”就是说...

    诊断基础指纹三关249272022-12-06
  • 脉病人病的问题

    在判断疾病预后轻重吉凶上,医界有“脉病人不病者死,人病脉不病者生”的俗谚。所谓脉病人病,简单地说,脉病就是脉象的异常变化,即病脉;人病乃机体发病后的症候表现,即症状。最早谈到脉病人病问题的是《难经》,...

    诊断基础健康养生325622022-12-06
  • 明清以来对脉辨病机研究的进展(二)

    关于弦脉,张璐说:“弦为六贼之首,最为诸经作病,故伤寒坏证,弦脉居多,虚劳内伤,弦常过半。总由中气少权,土败木贼所致。但以弦少弦多以证胃气之强弱、弦实、弦虚以证邪气之虚实。浮弦沉弦以证表里之阴阳,寸弦...

    诊断基础491822022-12-06
  • 古代脉圈的意义和不足

    古代的传统性质的脉图,除了具有历史意义以外,现在和将来亦还有其实际意义,示意图虽然不能做为今天对脉象客观化研究乃至推广使用的手段方法,但前人所做的工作亦还是对今后脉学研究和发展能够起到某些启示和影响的...

    诊断基础444452022-12-06
  • 脉学现代发展的展望

    在中医脉学的现代发展中,主要是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传统脉学进行研究,主要探索研究了脉图的描记,鉴别分析,定型以及脉图与切脉的关系。脉象与病证的关系等等。但是作为独特诊断方法的中医脉学是中医特色的具体表现...

  • 脉象形的发展

    脉象,实际是脉搏形象,亦即脉形。脉象的命名从文献上看,古代医家都是根据脉搏的形象描述来下定义的,而这种对脉搏形象的比喻描述既是脉名又是脉象。《内经》中脉象的描述方式如此,此种方式一直沿袭到后世,其方式...

    诊断基础402082022-12-06
  • 后世脉法存在的问题

    1、缺乏重大的、突破性质的进展自《脉经》起形成,后世的独诊寸口法的诊脉方法,而形成后世脉法。《脉经》以后,都足宗法《脉经》的,后人所做的只不过是一些对《脉经》的修修补补,在批判伪撰《脉诀》中,保卫《脉...

    诊断基础398572022-12-06
  • 后世脉学的成就

    1、引古说为夸用脉学著作沿着《脉经》的路线,凡古代脉学中能为后世所用的都继承到后世脉学中来了,有时限于独取寸口法的形成,亦予以变通发展的继承。如《内经》的四时脉本为弦、钩、毛、石,钩脉,后世不用这个名...

    诊断基础463952022-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