跗阳穴

穴位名

跗阳 Fùyáng,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外阳、阳蹻。付阳,附阳穴。名解:跗,脚背也。阳,阳气也。该穴名意指足少阳、足阳明二经的阳气在此带动足太阳经的气血上行。膀胱经足部上行的阳气至本穴后散热而化为湿冷的水 气,由于有足少阳、足阳有二经上行的阳气为其补充热量,足太阳膀胱经的水湿之气才得以继续上行。本穴水湿之气的上行是依靠足背上行的阳气才得以上行的,故 名。付阳、附阳穴名意与跗阳同。

经属

属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小腿后面,外踝后,昆仑穴直上3寸。

取法:平足外踝向上量4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处即是。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腓骨短肌、(踇)长屈肌。有小隐静脉,深层为腓动脉末支。当腓肠神经分布处。皮肤由腓肠外侧皮神经分布。该神经为腓总神经自腘窝内发出,向下走行于小腿后区外侧,并没途发出分支,分布于小腿外侧的皮肤。腓肠外侧皮神经发交通支,于小腿中、下1/3交界处与腓肠内侧皮神经会合成腓肠神经,伴小隐静脉向下外行至足背外侧缘。曲张的小隐静脉和皮神经可以反复交叉。

作用与主治

作用:退热散风、舒筋活络。

主治:头、腰、膝、踝等疾患:如头重如石,头痛目眩,腰骶髋股后外侧痛,膝胫酸重,霍乱转筋,寒湿脚气,外踝红肿,两足生疮,癫痫,下肢不遂,头痛,头重,腰腿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下肢瘫痪,脚气,现代又多用跗阳穴治疗坐骨神经痛,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急性腰扭伤,腓肠肌痉挛,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

配伍

1、配风市穴、委中穴、行间穴治腰腿痛。

2、配环跳穴、委中穴治下肢痿痹。

3、配百会穴、凤池穴治头痛。

刺灸法

刺法:直刺0~12寸,局部酸胀,针感可向足底放散。

灸法:艾条灸5-10分钟;或艾柱灸3-5壮。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痿厥风头重、頞痛、枢股腨外廉骨痛、瘛疭、痹不仁、振寒、时有热、四肢不举,跗阳主之。

《针灸大成》:主霍乱转筋,腰痛不能久立,坐不能起,髀枢股胻痛,痿厥,风痹不仁,时有寒热,四肢不举。

《太平圣惠》:腰痛不能久立,腿膝胫酸重,筋急屈伸难,坐不能起。

《循经考穴编》:瘫痪痿痹,腰尻髀枢股胻痛,外踝红肿,寒湿脚气,两足生疮。

文章下方广告位

猜你喜欢

  • 眉冲穴

    眉冲穴

    穴位名眉冲Meichong,别名:小竹穴,星穴。眉,指眉毛,眉头;冲,有直上之义。本穴在眉头直上,经气沿眉头上行第一穴,因而名之。经属属足太阳膀胱经穴定位与取法定位:在人体的头部,攒竹穴直上入发际05...

  • 曲差穴

    曲差穴

    穴位名曲差Qucha,别名:鼻冲。曲,有屈曲不直之义;差,有不齐之义,或有邪义。足太阳经自睛明直行向上,行至眉冲处即横行向外,曲而不齐也。又以其横列不与发际诸穴相齐,故名之以“差”(差,音池,参差不齐...

  • 承光穴

    承光穴

    穴位名承光Chengguang,名解:承,受也。光,亮也,阳也,热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进一步受热胀散。本穴物质为五处穴传来的凉湿水气,至本穴后进一步受热胀散,如受之以热一般,故名。经属属足太阳...

  • 通天穴

    通天穴

    穴位名通天Tōngtiān,别名:天臼,天伯,天目,天白,天日,天归,天旧。出《针灸甲乙经》。本穴气血来自承光穴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此水湿之气所处为天之下部,与头部的阳气不在同一层次,经由本穴吸热后才...

  • 络却穴

    络却穴

    穴位名络却Luòquè,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强阳、脑盖。络即联络,却指返回,足太阳膀胱经脉气由此入里联络于脑,然后又返回,故名络却。经属属足太阳膀胱经穴定位与取法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5寸...

  • 玉枕穴

    玉枕穴

    穴位名玉枕Yùzhě,出《针灸甲乙经》。名解:玉,金性器物,肺金之气也。枕,头与枕接触之部位,言穴所在的位置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化为凉湿水气。本穴物质为络却穴传来的寒湿水气与天柱穴传来的强劲风...

  • 天柱穴

    天柱穴

    穴位名天柱Tiānzhù,出《灵枢本输》。名解:天,一指穴内物质为天部阳气,二指穴内气血作用于人的头颈天部。柱,支柱也,支承重物的坚实之物,在此喻意穴内气血饱满坚实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的气血在此为坚实...

  • 大杼穴

    大杼穴

    穴位名大杼dàzhù,出《灵枢刺节真邪》。别名背俞。释义:大杼。大,大也,多也。杼,古指织布的梭子。大杼名意指膀胱经水湿之气在此吸热快速上行。大杼穴物质为膀胱经背俞各穴吸热上行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虽散...

  • 风门穴

    风门穴

    穴位名风门fēngmén,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热府。名解:风,言穴内的气血物质主要为风气也。门,出入的门户也。风门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化风上行。本穴物质为膀胱经背俞各穴上行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吸热胀...

  • 肺俞穴

    肺俞穴

    穴位名肺俞fèishū,出《灵枢·背腧》。肺,为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俞,同“输”或作“腧”,意均同,有转输、运输、输注之义。此穴系肺在背之俞穴,穴在第3胸椎下两旁各1寸5分处,是肺气转输、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