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甲片、甲片
本品为鲮鲤科动物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 Linnaeus的鳞甲。收集鳞甲,洗净,晒干。
本品呈扇面形、三角形、菱形或盾形的扁平片状或半折合状,中间较厚,边缘较薄,大小不一,长宽各为0.7~5cm。外表面黑褐色或黄褐色,有光泽,宽端有数十条排列整齐的纵纹及数条横线纹;窄端光滑。内表面色较浅,中部有一条明显突起的弓形横向棱线,其下方有数条与棱线相平行的细纹。角质,半透明,坚韧而有弹性,不易折断。气微腥,味淡。
置干燥处。
穿山甲: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炮山甲:取净穿山甲,大小分开,照烫法(附录Ⅱ D)用砂烫至鼓起,洗净,干燥。用时捣碎。
醋山甲:取净穿山甲,大小分开,按上法烫至鼓起,醋淬,取出,干燥。用时捣碎。每100kg穿山甲 ,用醋30kg。
取本品粗粉约1g,加氯仿60ml,加热回流4 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氯仿1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穿山甲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丙酮(2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醋酐-硫酸(9:1) 的混合液,在80℃加热数分钟,分别置日光及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归肝、胃经。
咸,微寒。
孕妇慎用。
通经下乳,消肿排脓,搜风通络。用于经闭癓瘕,乳汁不通,痈肿疮毒,关节痹痛,麻木拘挛。
5~9g一般炮炙后用。
拼音注音ChǐYuánZuànDìFēnɡ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齿缘钻地风的根。全年可采,晒干。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疏林内或林缘、岩旁。分布华东、华南等地。原形态落叶灌木,高4米以上。...
《全国中草药汇编》:齿缘草拼音注音ChǐYuánCǎo别名蓝梅来源紫草科齿缘草Eritrichiumpectinatum(Pall.)DC.var.rupestre(Pall.)Brand.,以花、叶...
别名密珠来源兰科齿瓣石豆兰BulbophyllumpsychoonRchb.f.,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浙江、广东、西藏。性味甘、淡,寒。功能主治滋阴降火,清热消肿。治急性咽炎,扁桃体炎,口腔炎,热性病...
《中药大辞典》:齿瓣延胡索拼音注音ChǐBànYánHúSuǒ别名蓝雀花、蓝花菜、元胡英文名RhizomaCorydalisTurschaninovii来源为罂粟科植物齿瓣延胡索Corydalistu...
《全国中草药汇编》:齿叶草拼音注音ChǐYèCǎo别名疗齿草来源玄参科齿叶草属植物齿叶草Odontitesserotina(Lam.)Dum.,以地上全草入药。夏秋开花时采收,阴干。性味苦,凉。有小毒...
拼音注音ChǐYèNíHuāCǎo别名锯齿草、五月莲。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玄参科植物齿叶泥花草的全草。夏、秋采收。生境分布生于水沟边、稻田、路旁阴湿处。分布广西、广东等地。原形态一年生披散草本,高...
拼音注音ChǐYèTuóWú别名大救驾、大齿橐吾来源菊科齿叶橐吾Ligulariadentata(A.Gray)Hara,以根入药。生境分布山西、陕西、甘肃、湖南、湖北、四川、贵州。性味辛,微温。功能...
《中药大辞典》:鸱鸺拼音注音ChīXiū别名怪鸱(《尔雅》),钩鵅(《本草拾遗》),大头鹰(《便民食疗》),角鸱、毂辘鹰、鵋鶀、呼咵鹰、夜食鹰(《纲目》),猫头鹰(《本经逢原》),鬼鸠(《本草求原》)...
《中药大辞典》:鸱骨拼音注音ChīGǔ出处《纲目》来源为鹰科动物白尾鹞的翅骨。功能主治《圣惠方》:"治鼻衄不止。老鸱翅关大骨,微炙,捣细罗为散,少少吹入鼻中。"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药大辞典》:鸱肉拼音注音ChīRòu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鹰科动物白尾鹞的肉。功能主治①《食疗本草》:"食之治癫痫疾。"②《纲目》:"食之,消鸡肉、鹌鹑成积。"摘录《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