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骨

中药大辞典》:白马骨

拼音注音
Bái Mǎ Gǔ
别名

六月雪、路边金(《宁乡县志》),满天星((阳春县志》),路边鸡(《草木便方》),六月冷、曲节草(《岭南采药录》),路边荆、鱼骨刺、光骨刺、过路黄荆(《中医药实验研究》),硬骨柴(《江西民间草药》),天星木、凉粉草、细牙家、白点秤(《广西中药志》),鸡骨头草、鸡脚骨(《浙江民间草药》),路边姜(《四川中药志》),鸡骨柴、千年勿大、白马里梢、野黄杨树、永勿大、米筛花、冻米柴、月月有、朱米雪(《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出处

《本草拾遗》

来源

为茜草科植物白马骨六月雪全草

原形态

①白马骨

落叶小灌木,高25~45厘米。枝粗壮,灰色。叶通常丛生,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长1.5~3厘米,宽5~15毫米,先端短尖,全缘,基部渐狭而成1短柄,柄长1~15毫米;托叶对生,基部膜质,顶有锥尖状裂片数枚,长1.2~2.5毫米。花无梗;丛生于小枝顶和近顶部的叶腋;苞片1,斜方状椭圆形,先端针尖,长约2毫米,白色,膜质;萼5裂,裂片三角状锥尖,长2.5毫米,革质;花冠管状,白色,长6~8毫米。内有茸毛1簇,5裂,裂片矩圆状披针形,长约2.5毫米;雄蕊5,花丝极短,花药长圆形;雌蕊1,花柱长约4毫米,柱头分叉,子房下位,5棱,圆柱状,2室。花期4~6月。果期9~11月。

生于山坡、路边、溪旁、灌木丛中。分布我国中部及南部。

②六月雪,又名:喷雪花、白雪丹、日日有、白荜蒲花。

形态与上种极相似,惟叶较小,狭椭圆形或椭圆状倒披针形;萼裂三角形,亦较短。生态及分布均同上种。

性状

干燥枝呈深灰色,表面有纵裂隙,栓皮往往剥离。嫩枝浅灰色,节处围有膜质的托叶,花丛生枝顶,花萼呈灰白色,5裂,膜质。枝质稍硬,折断面带纤维性。叶大部脱落,少数留存,绿黄色,薄革质,卷曲不平,质脆易折断。产广西、广东、四川、贵州、江西、江苏、浙江、福建等地。

化学成分

六月雪全草含甙类及鞣质。

性味

苦辛,凉。

①《本草拾遗》:"无毒。"

②《生草药性备要》:"味苦,性寒。"

③《贵州民间药物》:"性凉,味微辛。"

功能主治

祛风,利湿,清热,解毒。治风湿腰腿痛,痢疾,水肿,目赤肿痛,喉痛,齿痛,妇女白带,痈疽,瘰疬。

①《本草拾遗》:"止水痢。"

②《生草药性备要》:"治伤寒,中暑,发狂乱语,火症,亦退身热。"

③《宁乡县志》:"节:可治小儿惊风,腹痛;枝:烧灰可点翳。"

④《植物名实图考》:"治热证,疮痔,妇女白带。"

⑤《岭南采药录》:"解暑热,消积滞,止痢疾;并治伤寒,时疫,发背疮,消痈疽,拔毒。"

⑥《南京民间药草》:"止吐血。"

⑦《中医药实验研究》:"治目赤肿痛。"

⑧《安徽药材》:"与老母鸡同煮,能治慢性肾炎水肿。"

⑨《贵州民间药物》:"清热解毒,舒经活络。治刀伤,瘫痪,男女弱症,飞疔。"

⑩《广西中药志》:"治喉痛。"

⑾《四川中药志》:"清热,除风。治头晕目眩及胸膈邪热。’

⑿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舒肝解郁,清热利湿,消肿拔毒。治急、慢性肝炎,风湿腰腿痛,痈肿恶疮,蛇伤。"

⒀《上海常用中草药手册》:"活血,消肿,祛风,化湿,又有强壮作用。治女子经闭,白带过多,头晕无力。"

⒁《江苏验方草药选编》:"治乳糜尿。和石打穿煎服,治面神经麻痹。"

⒂《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平肝,利湿,健脾,止泻。"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外用:烧灰淋汁涂,煎水洗残捣敷。

复方

①治水痢:白马骨茎叶煮汁服。(《本草拾遗》)

②治肝炎:六月雪二两,过路黄一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③治骨蒸劳热,小儿疳积:六月雪一至二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④治目赤肿痛:路边荆茎叶一、二两,煎服,渣再煎熏洗。(《中医药实验研究》)

⑤治偏头痛:鲜白马骨一至二两,水煎泡少许食盐服。(《泉州本草》)

⑥治咽喉炎:六月雪三至五钱,水煎,每日一剂,分二次服。(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⑦治牙痛:白马骨一两半,合乌贼鱼干炖服。(《泉州本草》)

⑧治鹅口疮:白马骨叶一握,稍捣,浸米泔,取汁洗口内。(《闽东本草》)

⑨治恶疮瘰疬,蚀息肉,白癜风:白马骨、黄连、细辛、白调(一作’白芷’)、牛膝、鸡桑皮,黄荆等。烧为末,淋汁,以物揩破涂之。(《本草拾遗》)

摘录
《中药大辞典》
文章下方广告位

猜你喜欢

  • 鼻血雷

    鼻血雷

    《中药大辞典》:鼻血雷拼音注音BíXiěLéi别名鼻血连(《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出处《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管花马兜铃的根。冬季采挖,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生境分布生于山坡阴...

    B中医中药402222022-11-01
  • 鼻血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鼻血草拼音注音BíXiěCǎo别名红活美、滇荆芥、土荆芥来源唇形科滇荆芥属植物蜜蜂花Melissaaxillaris(Benth.)Bakh.f.[M.parvifloraBent...

    B中药370052022-11-01
  • 鼻烟

    拼音注音BíYān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茄科植物烟草的叶和入其他药材后制成的粉末。功能主治《纲目拾遗》:"通关窍,治惊风,明目,定头痛,辟疫。""能追风发汗。"用法用量外用:搐鼻。制法《广大新书》:"...

    B416012022-11-01
  • 鼻涕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鼻涕果别名蜜心果、粘心果来源水东哥科水东哥属植物锥序水东哥SaurauianapaulensisDC.,以根及果入药。根全年可采;果秋季采,晒干或鲜用。性味苦,凉。有毒。功能主治散...

    B中医中药健康404452022-11-01
  • 鸨肉

    《中药大辞典》:鸨肉拼音注音BǎoRòu出处《饮膳正要》来源为鸨科动物大鸨的肉。生境分布栖于空旷的草原上,善奔驰,常成群觅食,食物以植物质为主。繁殖于我国北部,迁至华北平原越冬。原形态大鸨,又名:独豹...

    B264712022-11-01
  • 鸨油

    拼音注音BǎoYóu别名地鵏油、老鵏膏来源鹤形目鸨科大鸨OtistardaL.,以脂肪入药。生境分布我国东部地区的西部,冬迁我国北部。炮制冬至翌春猎捕,捕后去毛及内脏,煮肉,将漂于上面的油脂收集起来,...

    B438662022-11-01
  • 鸊鷉

    《中药大辞典》:鸊鷉拼音注音PìTī别名鷉、须赢(《尔雅》),刁鸭(《食疗本草》),油鸭(《纲目》),水鸰仃(《医林纂要》),水葫芦(《中国动物图谱·鸟类》)。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鸊鷉科动物小鸊鷉的...

    B478242022-11-01
  • 鷩雉

    拼音注音BìZhì别名赤鷩(《山海经》),鵕鸃(《汉书》),采鸡(《逸周书》),锦鸡(《禽经》),金鸡(《纲目》)。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雉科动物红腹锦鸡的肉。生境分布平时常单独或成对栖息于多岩的山地...

    B481052022-11-01
  • 鳖血

    《全国中草药汇编》:鳖血拼音注音BiēXuè别名团鱼血来源爬行纲龟鳖目鳖科中华鳖Amydasinensis(Wiegmann),以血入药。生境分布从东北到海南岛、陕西、甘肃、四川、云南。功能主治滋阴退...

    B中药374312022-11-01
  • 鳖脂

    《中药大辞典》:鳖脂拼音注音BiēZhī别名鳖膏(《本草拾遗》),鳖油(《现代实用中药》)。出处《纲目》来源为鳖科动物中华鳖的脂肪。功能主治①《本草蒙筌》:"眼睫倒毛签入,可资除害。"②《现代实用中药...

    B中药大辞典496352022-11-01